这款音乐实时竞技类社交产品,主打多人实时在线匹配,设有多个明星专场,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音乐喜好进入专场,与其他用户在线完成匹配,并进行竞技接唱玩法。
据报道,头条系音乐社交 App音遇已完成了数千万美元融资。本轮融资由红杉资本和高榕资本领投,投后估值超2亿美元。
很多时候,在我们觉得一个领域红利已经消失的时候,会突然杀出几匹黑马。
比如,在大家都觉得微信公众号大盘打开率持续下降的时候,“一地金啊”出了一篇点赞十万加的文章;在我们觉得社交红利已经被瓜分得差不多的时候,音遇上线。
为什么音遇可以杀出重围呢?它输出了什么?答案显而易见:它面向用户提供了游戏化的音乐直播社交场景。
随着用户要求不断升级,普通的音乐软件已经很难再吸引用户的关注,因此很多人试图开发它的附属价值。作为抖音短视频的背景音乐,它的娱乐属性无疑要更强,带歌能力也没有其他App可比;对于网易云音乐,歌曲的情感价值则要远远大于这首歌本身的艺术价值。
没有抖音那么强大的用户群体,也没有网易云音乐自带社区的基因,此时出场的音遇,试图通过K歌社交的方式开疆拓土。
对于音遇App,最重要的还是用户。这款软件本身就是主打K歌,又有规则鲜明的评分制,因此它自带竞技属性,迎合的是用户表现自我和挑战他人的心理。基于游戏的需求,又有浅尝辄止的社交。
但被一直忽视的是,有些需求是颠覆性的,就像微信再怎么迭代也不能满足游戏化的音乐直播社交需求一样。
因此,伴随着游戏成长的90后、00后,对于“屏娱乐”时代的社交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年轻群体自我意识膨胀,交互需求地位上升,即时交互技术也允许,他们即时 “找存在感”、“找归属感”、“找趣味感”
所以音遇的运营是从这四个维度去链接目标用户与产品。具体怎么做的呢?
第一、不断将产品定位向目标用户进行传递
音遇的目标用户的特征:陌生交友需求强烈、有嗨歌需求且大胆、随游戏成长的一代、有想法且需要认同。运营是怎么传递的呢?App Store的文案描述,处处透露着90、00的风格及诉求;整个APP的引导内容也符合目标用户心态,如“每个人都有发声机会”。
第二、为这一定位寻找一个信任状
明星的影响力有多大,永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因此,音遇在APP未上线之前,就采用明星专场内测的方式,吸引明星的粉丝参与。
微博与用户互动并收集意见。微博除了常规的用户互动和APP介绍外,会收集用户喜欢的歌、想玩的专场以及APP相关问题反馈。目前音遇APP粉丝2万多,从7月开始运营到现在,阅读量比较高的内容也是这些收集意见的内容。
QQ群按明星设置并区分管理。音遇在QQ群的设置及管理上,按照明星进行了区分,一方面为了方便内测,另外一方面也能将不同明星的粉丝聚集起来。
APP设置明星专场。APP上线两月,从前期内测获奖情况来看,设置专场的目的就是为了直白的告诉用户,这里聚集都是喜欢你爱豆的人,可以一起嗨唱。
第三、整合现有自媒体资源,面向目标用户制造内容
知乎运营找到了制造话题的方法。知乎上,音遇自称音遇君,致力于音乐类原创文章。主要采用回答“如何评价XXX歌手”这类问题,进行内容运营。从知乎的内容运营情况来看,音遇君也在往微信引流。微信菜单目前设置的是在线客服+APP下载,所以引流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可以更好地解答用户的疑问和推广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