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是搜索的迭代,社交电商如何从推荐中追求高效零售

社交电商是不是伪概念?任何互联网产品是为了解决信任问题,而零售和商业的本质是更高的效率。基于这两点,社交电商能够通过社交信任将营销成本大大降低,以及通过去中心化节点的需求归集初步实现以销定存;综合这两点,社交电商能够提高零售效率,并不是伪概念。

传统平台电商人找货的逻辑,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已经让购物这件事比较低效了;社交场景里货找人的逻辑帮助各大社交电商成为了新的电商巨头。

人找货说的是搜索;货找人说的就是推荐。大家都说推荐是搜索的迭代,也就是推荐提高了零售效率。那仅仅是推荐降低了消费者选择难度?那传统电商标配的【为你推荐】就没起这个作用呢?

一、社交信任的基础

传统电商是通过品牌商品自带流量、大量市场广告铺广、基础设施搭建打造平台认知,也就是建立用户信任;社交电商是通过社交货币进行信任充值的,也就是微信朋友推荐天然是有社交信任基础在的。

推荐的商品足够好、匹配度高,会形成良性循环,推荐的转化率是普通电商的几倍都不止——当然是货币自然有消耗和存储,社交电商始于信任,也会毁于信任消耗过度。

一旦商品质量、基础服务出现问题,很容易毁掉这份社交信任,不用说复购了,对用户自然社交关系都是很大的折损,并很容易在社群里形成恶性口碑传播。

社交电商运营技巧

二、降低决策门槛

电商作为基本互联网变现手段加上中大型电商平台数量众多,几乎充斥在线上的每个角落,无孔不入,导致用户在线上这种极度商业化环境中敏感,并且选择困难。

推荐正好也顺应了用户选择困难的消费心理,如果刚好正是我想要的单品,价格也合适甚至有优惠,很多人就会顺手下单了——毕竟各个平台比价看评论,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是很浪费时间的。

另外社交信任基础也是一种天然的售后保障,对于用户来说朋友的推荐已经经过了一次筛选,这种社交信任也是降低决策门槛的地方。

三、【用户即渠道】的良好土壤

麦肯锡的一份咨询报告表明:一个忠诚用户能为平台带来20个新用户。名创优品张桓说,用户即渠道,将营销成本转移到用户运营和产品打磨。

流量成本高攀,充分开发存量用户的价值才是当下用户运营的根本,所以这两年基于微信生态涌现了各种裂变老带新玩法。

微信社交生态沉淀着10亿人去中心化的网状社交关系网络。一个老用户获得良好的使用感,这个时候通过产品裂变功能或者社群裂变,能够带来惊人的社交裂变。这种渠道对比传统渠道,更精准、高效,用户质量更高。

四、更真实、实时的需求端消费数据

传统平台电商其实是离消费者更远的,更有距离感的,社交推荐,是更有温度、更敏捷的消费关系。

消费数据的积累在微信生态里会更真实及时,通过跟分销者的互动,我什么买?我为什么退货?我是价格敏感型?性价比敏感型?品牌敏感型?

这些传统电商的数据痛点,能更好的在社交卖货沟通互动和朋友圈信息中更真实体现,分销者也是一个小型的消费数据库,每个用户的形象会更立体。

另一方面:如果能将这些实时、真实的数据沉淀下来,对你传统电商数据积累是更有效率的, 能更快速地得到一个商品或者品牌的基本评价、消费心理,对于使某些品类的商品的生产需求归集于某几个生产商,甚至某几个品牌,从而提高供应端效率都是很大价值的。

社交电商运营技巧

分析了社交电商基于推荐的优势,有人肯定会质疑,毕竟他们对微信里做社交电商的朋友毫无好感,甚至觉得不胜其扰。这是因为:做好推荐,发挥好社交电商推荐的复利效应是有基础和前提的。最大化放大社交电商优势,提高零售效率,是需要精细化运营的,这里面有很多细节要去做。

就像怎么样单品打爆发挥规模效应?在社交电商的早期肯定是要依赖单品打爆,建立用户对平台的认知和吸引品牌商的眼球。

那么对于单品在社交场景里的爆发,需要注意的是:选品首先要是高频次的标品,不能低频受众面窄、个性化差异大,否则击中率太低没办法集中爆发,自然出不来消费的链式反应。

社交电商的所有流量都是推荐带来的,而在微信碎片化信息的场景里,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刺激用户冲动消费,转化率就会很低,用户很少会想起来主动去客户端逛逛的。

而社交电商主要依赖被动型流量,那么刺激性玩法就会很重要——秒杀、预售、限量这些营销玩法就是标配了。

始终觉得内容模块,是去做有温度的社交电商一个主要的载体。

社交电商运营技巧

最后,我们要做有温度、真实的信任推荐;真实、克制的推荐;去商业化的推荐和做优质的复购型推荐。

面对如此庞大的流量与用户,商派微好店社交电商一体化平台将移动社群流量、社群关系流量、门店客流流量、微信个人流量、企业社群合伙人流量有效融合;让各渠道的消费者融为一体,帮助企业实现全新的社交电商格局。毕竟不管社交电商,线上还是线下,还是最近又开始被反复提起的会员电商,都是一种形式或者手段,我们追求的是更高效的零售。

社交电商运营技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