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亚马逊模式,拼多多增长“秘籍”再添新玩法

拼多多升级亚马逊模式
自从 2015 年 9 月诞生以来,拼多多这家主打“社交拼团”的电商平台以近乎疯狂的速度生长,用户量在一年内突破8000万,上线两年半用户量就突破了3亿。

拼多多这三年的爆发式增长,足以印证“社交+电商”这一玩法的有效性 。无论是怎样的争议,都未能阻挡拼多多迅速成长为电商的一极,而且是与阿里、京东差异化的新电商引领者。

 

那么,为什么是拼多多?在外行看来是以“卖便宜货”为主的拼多多,为什么能将“便宜”做成了外界所理解的核心竞争力?在便宜之外,拼多多是否具有更大的价值实现?

 

拼多多秘诀:“效率”而非“便宜”

拼多多要做的是新零售时代的Costco。一如Costco的商品长期以来是便宜到不能再便宜,但是靠会员费而非差价做到了全球零售业的头部。只是,与Costco不同的是,拼多多并未走面向中产的会员制模式,而是以社交机制替代Costco的会员制,并将效率在裂变中打造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如果将拼多多的效率进行拆解,可以分为三个细节:

一是对长尾商品的分发。不提供搜索而是依靠算法进行商品的推送,让平台上的长尾商品通过算法找到合适的用户。

 

二是去中心化的裂变和辐射扩散能力。与淘宝的中心化不同,不靠搜索的拼多多,在微信的去中心化生态中,探索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效率之路,以人与人的推荐和分享产生裂变,以裂变进一步提升效率。

 

三是平台上商家有着对利基市场的共识。不是一上来就要“大动干戈”,而是以“小打小闹”去在较大的细分市场中寻找具有相似兴趣或需求的一小群顾客,进而占有这部分市场空间。

拼多多升级亚马逊模式

赋能代工厂:从去尾货到品牌孵化

拼多多从C2B到C2M,深度赋能供应链,令此前的代工厂,能在平台上获得更可观的效益,并形成了从拼多多AI大数据赋能指导生产到“拼工厂”+品牌商家的一体化联动

 

12月12日,拼多多公布“新品牌计划”最新进展:家卫士作为首期试点工厂,正式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计划”。“新品牌计划”主要覆盖那些长期为国内外知名品牌代工,但缺乏营销通路和经验,转型升级困难的工厂。

 

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国际知名品牌,阿迪达斯、耐克、苹果都在全球拥有自己的代工厂,其生产能力过硬,却苦于没有自己的品牌难以打通销路,从这一点上,拼多多要做的“拼工厂”意义重大。黄铮的野心也由此显露出来,拼多多的核心思想不是社交电商,也不是山寨,而是怎么把C2M真正玩转。好东西,卖便宜,是大道理。对于更多的大众消费者,高性价比才是王道。

 

“新品牌计划”首期将试点20家工厂,除家卫士外,还包括潮州松发陶瓷、浙江三禾厨具、重庆百亚纸尿裤、安徽富光保温杯等。这些企业具有相似的标签:长期为国内外知名品牌代工,在国际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同时,企业的营销通路和经验严重不足,转型升级困难,自主品牌的价格优势很难转化为规模优势。

 

可以说,拼多多在做的已经不仅是让这些沃尔玛代工厂通过平台实现去库存尾货,也不仅是通过C2M优化供应链,而是能从品牌层面进行孵化与深度赋能,进而让工厂、品牌与拼多多一道成长,甚至可以藉此实现国际化品牌的打造。

 

进一步讲,拼多多发展到现在的阶段,国际化是一个避免不了的课题。当然,这种国际化并不一定是非得将在国内微信生态上的拼多多复制到海外市场,而是指能协调整合全球资源,为拼多多和工厂、品牌所用,通过构建国际化的竞争力和全球一体化的产业供应链生态,形成利益相关方的共振。

拼多多升级亚马逊模式
出海模式升级:亚马逊“轻”,拼多多“重”

提到国际化,一个绕不开的命题是,如何将产品卖到国外去。目前在国内平台中,亚马逊的全球开店计划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模式。亚马逊于2012年在中国推出“全球开店”业务,借助亚马逊在全球电子商务领域的优势和专长,为卖家搭建网上跨境出口通路。目前,亚马逊全球开店已帮助数万中国卖家成功上线亚马逊全球站点,直接触及超过3亿的活跃消费者与超过百万的企业与机构买家。

 

不过,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亚马逊全球开店业务,对工厂品牌而言,还主要是停留在将产品“上架”到海外,不管是B2B还是B2C,都可以看做是一种“轻”赋能模式。

拼多多升级亚马逊模式
黄峥提出拼多多要做“Costco”和“迪士尼”(即集高性价比产品和娱乐为一体)的结合体。懂懂笔记认为,其实拼多多未来并不会止步于线上版的Costco,因为新零售的本质不是别的,而是更高效率的零售。只要效率在一直提升和优化,这个模式就是正确的。而如果能持续的提升效率的同时,注重工厂品牌的打造以及大数据、AI等技术的赋能,那么,这样的路径带给产业链的就不只是“拼工厂”,未来还会是“拼品牌”、“拼全球”生态的进阶。

拼多多升级亚马逊模式
END

2018122006.jpg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