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果转型后端供应链,垂直生鲜电商平台是否该求变

2018年发生的大事,基本可以用应接不暇来形容。当人们的目光聚焦在无人零售、社区团购,以及盒马鲜生等新物种的时候,殊不知,摸索了十年的垂直生鲜电商们,正在悄然落下帷幕。

 

近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易果将此前负责的猫超生鲜运营权转交给盒马,并与盒马深化合作。事实上,此举意味着,垂直生鲜电商B2C模式真正走到了尽头。

 

从2009年垂直生鲜电商的觉醒,到2014年到2015年的野蛮生长,再到2016年的大败退,留到今天的平台,不是站队巨头,就是谋求转型。当初被阿里纳入麾下的易果,怎么看都算是幸运的。

 

但正是这家国内第一家生鲜电商平台,行业排头兵,且代表着垂直生鲜电商未来的企业,如今却完全砍掉C端业务,全面转向后端供应链,不在继续当初做生鲜电商平台的梦想。于是,易果也成为压到垂直生鲜电商模式的最后一根稻草。

 

回看过去的十年,生鲜电商不断的摸索,碰壁,最后含恨放手,里边有太多唤起人们回忆的企业:本来生活、天天果园、美味七七、社区001、青年菜君、许鲜……也有太多值得反思的问题:生鲜商品的非标短保、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差、平台获客成本高等。

易果转型后端供应链

2016年开始,易果先后获得阿里巴巴、苏宁等共计5亿美元融资,并正式升级为易果集团。在易果成长的这13年中,市场上,不计其数的创业者用时间和实践证明了生鲜电商是块难啃的骨头。

 

虽然这是一个又慢又难盈利的行业,但它多年来一直备受巨头宠爱。因为,他们相信,得生鲜者得天下。

 

“电商还有最后一个堡垒就是生鲜,你拿下了生鲜就能拿下天下。”今日资本徐新曾感慨,“互联网风生水起,但只占了整个社会零售销售总额的10%。那90%你还没捞着呢,那90%就是生鲜。”

 

有报告显示,2017年生鲜市场交易规模达17897亿元,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为1418亿元,线上市场渗透率达到7.9%,预计2018年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将达2158亿元。虽然生鲜电商看起来增长迅速,但与整个电商市场相比(2017年中国网络零售总额高达67100亿),仍然少的可怜。

 

金光磊认为,生鲜电商在中国发展了十几年,却没有得到爆发式的增长。根源在于“生鲜”,而非“电商”。

 

从商品和服务角度看,消费者日益增长、升级的生鲜需求,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匹配。BCG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63%的消费者最希望升级的品类就是生鲜。

易果转型后端供应链
众所周知,生鲜有三个痛点也是难点:短保质期、非标品多和冷链成本高。解决这三个难点,就必须要有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否则前端售卖的商品品质很难得到保证。以一个苹果为例,用户在一些平台上虽然购买的是同一款产品,但由于涉及到生产加工、国际物流、国内物流或者运营方的货架管理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池,都会造成用户购买到的苹果品质出现差异,影响用户的体验。

 

而易果集团在供应链上的优势,可以赋能各端,避免问题的发生。金光磊曾提到,一开始,易果只知道“要把自己的盘子做大,不能局限于做一个小而美的垂直类电商平台,如果想做大,就必须解决生鲜电商的短板——供应链”。因此才有了安鲜达、上游供应链的布局。当把冷链、上游供应链打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正好跟新零售的节奏比较契合。

 

“我们后退半步,天地更宽。”金光磊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易果新零售是一个赋能平台,可以帮助供应链上的各端做品牌规划,上游供应链的对接,品牌的标准化,日常物流的运营,全国库存的管理,包括跟很多供应商伙伴的对接。“我相信未来,我们会更清晰地做好我们后退半步的工作,帮助前端的伙伴,赋能他们,让他们做好。”

 

易果转型后端供应链
 

在新零售的大趋势下,生鲜电商的主要玩家纷纷把目光放在了全产业链的建设上,几乎都在从种植源头开始介入整个产业链条里。竞争也变为了谁布局供应链更深,谁冷链装备更强,谁的渠道离消费者更近。

 

但产业供应链和渠道供应链有着极大的不同,需要的能力也不同。易果专注于产业供应链,在生鲜领域将重点品类从上到下击穿,给渠道供应提供支持力量。而盒马基于消费者往产业上游走,专注于做好小范围的生鲜供应链。可以说,易果的产业供应链与盒马的渠道供应链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补。

 

与此同时,转型上游供应链的易果,前路依然亚历山大。因为要想让大润发、联华共享云象供应链,就必须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但2016年才开始拓展供应链上游的易果,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此,绝大多数垂直生鲜电商平台将难以为继,除非做成功的模式转型。面对快速变更的市场格局,如果不做适应潮流的改变,留给他们的,或许只有一条绝路。

易果转型后端供应链
Back To Top